技术原理
“水下森林”构建植物的选择主要以苦草、黑藻、狐尾藻、菹草、竹叶眼子菜等作为基本材料,通过微地形改造、水域放样、植物种植等几个主要步骤来完成。
水底微地形改造:根据施工设计,对水底地形进行改造,形成谷、壑、丘、峰等,为“水下森林”的施工做实基础。
水域放样:利用水域放样定位桩,按照种植设计图、种植种类和范围放样定位。
沉水植物种植施工:采用叉子种植法、抛掷法等方法进行种植施工,克服水域因pH值、温度、暗流等不稳定因素对沉水植物种植生长的影响。风浪较大的水域,合理设置消浪带,消除风浪对施工种植的影响。硬质底泥的水域,先设置消浪带,改变下、中层流速、流向和减小风浪,然后堆淤、种植沉水植物。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基底改良、微地形构建、设置消浪带、放线、植物选择等。
1)基底改良
在驳岸、污水源改造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杂草清除、清理水底淤泥,进行底泥消毒和底泥活化。
2)微地形构建
使用种植土壤、砂石等构建水底地形包括谷、壑、丘和峰一种或若干种。
3)消浪带设置
对于风浪较大的水域,利用消浪钵设置消浪带,消除风浪对底质的影响;消浪带的设置用于改变种植水域的流速、流向,同时减小风浪,消除风浪对施工种植的影响,尤其针对风浪较大的水域。
4)放线
对种植水域采用水域放样定位桩确定种植范围,水域放样定位桩具有荧光作用,在航道的河流施工时,在夜晚可以起到指示作用。种植施工完成一处后,应及时清理定位桩,以明确已经完工的部分,留下的定位桩标识尚未施工的部分。
沉水选苗与质量控制
水生植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体景观和水处理的效果,为此水生植物质量应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选择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
沉水植物挑选
沉水植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体景观和水处理的效果,为此沉水植物质量应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选择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应当从植物长势较好的水草塘中起苗,起苗过程中应当选取植株粗壮,长势较好的区域作为草苗供应区。由于苗木扩培过程会用到较多的营养物质,往往植株叶表会带有丝状藻,起苗后入箱运输前需要进行洗苗,洗苗过程中可采用塑料软管接通自来水进行冲洗,水压不宜过大,防止损伤植物叶片。严禁采用原塘水进行冲洗。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养殖荷花的贺玲水生植物栽培园于2025/5/8 16:32:5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jingzhoushi.mf1288.com/shuishengzhiwu-286095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