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切分轧制时切分导卫频繁粘钢进而造成堆钢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是切分导嘴设计不合理造成。原设计两片切分导嘴之间留给红钢空间偏小,切分导嘴分料棱与红钢接触过于紧密。而红钢塑性好,表面摩擦系数大,冷却水又不充足,一段时间后,摩擦脱落物逐渐积累,发生粘钢,进而堆钢。为此,重新设计了切分导嘴,将分料棱改为圆弧过渡,增大过钢空间。切分导嘴上开出冷却水路,强制冷却导嘴。设备改造首先对生产线上不适用于四切分轧制的一系列设备进行了改造:(1)水冷线改造原有水冷线适用于(I)14~(I)40mm规格的单线轧制,及(I)12~(I)14mm规格的双线轧制,但对四切分轧制不适用。 改造实施后,切分导嘴粘钢现象大大减少。针对随后出现切分轮严重粘钢问题,改造切分轮压紧碟簧和加强维护,减少了过钢时切分轮弹跳。
初中轧进 出口导卫 导卫在装配时按轧制产品规格选择相应规格型号的导卫部件,在选择导卫时需用卷尺或油标尺测量好尺寸(按<高棒导 卫尺寸表>进行选择)。安装在轧辊孔型前后,辅助轧件按既定的方向和状态准确地、艳定地进人和导出孔型的装且。 滚动导卫的装配顺序: 装导辊轴套→导辊装碟形弹簧垫→导辊装轴承→装防尘盖→装配导辊轴→装调节垫片→装导辊 轴螺母(螺堵)→调导辊灵活程度→调导辊开口度→加润滑脂(粗中轧) 滚动导卫在更换和修复时必须使用新轴承,导辊可视磨损程度来更换,轴承在装配好后不能有卡阻现象
80万吨棒材轧钢生产线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之原料技术条件: 连铸方坯的检查验收应符合YB/T2011的规定,其主要技术条件有:1.连铸坯端部的切斜不得大于二十毫米。2. 连铸坯长度长为十二米,短为六米,长度公差为+七十毫米。3.连铸坯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重皮、结疤、夹杂、深度或高度大于3毫米的划痕、压痕、擦伤、气孔、皱i纹、冷溅、耳子、凸块、凹坑和深度大于2mm发纹。连铸坯横截面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4. 连铸坯鼓肚高度不得超过连铸坯边长的允许正偏差。5. 连铸坯不得有明显的扭转。6. 连铸坯端部因剪切变形造成的宽长不得大于边长的百分之十。7. 连铸方坯边长一百五十毫米,边长允许公差±五点零毫米,对角线允许公差≯七点零毫米。由于导卫座所处的环境较恶劣,受冷却水侵蚀、轧件头尾冲击、氧化铁皮垢结、堆钢破坏等影响,因此必须可靠固定,操作中应经常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防止事故发生。8. 连铸坯的弯曲度每米不得大于二十毫米,总弯曲度不得大于总长的百分之二。9. 连铸坯表面缺陷必须清除。清除应沿纵向清除,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深度的6倍,长度不得小于深度的8倍,表面清除的深度不得大于连铸坯厚度的百分之十,两相对面清除深度之和不得大于厚度的百分之十五,清除深度自实际尺寸算起。10. 钢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1499的规定。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五切分导卫价格的苏州阿尔太机械于2025/5/4 11:07:47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jingzhoushi.mf1288.com/aertai-2859830177.html